Antichrist
歐洲電影節的電影,電影中心作特別放映,是期待的,對於導演對於故事對於情節,但也許是過於期待,卻得不到自己預期的結果。這齣電影在香港被評為III級,大抵我應該一早知道不會出現過於恐怖的場面,尤其這並不是一齣cult片。
看罷乘車回家時brainstorm了這10 pts。
1. 開首的黑白慢鏡很棒,用黑白慢鏡來突顯人其實無法扭轉一些命運,加深悲劇感
2. 有人說這是一齣反女性的電影,無異只看表面確是如此,但最初曾break the norm,女性主導,多次傷害男主角,男主角受傷而成subordinate,到最後男人殺死女人,看來像是男人重回權力的位置,但其實會否是女人故意幹了這一切讓男人殺死自己從而得到最後所謂的救贖。還有一些sign,如陽具象徵的樹倒下是否就是男人變成subordinate,女人變得瘋癲重擊男人的陽具和傷害他,而與其說這是齣antichrist的電影,不如說成是anti-gender norm,但最後那一幕我確實沒看明白
3. 所謂antichrist是否就是指歷史上處決女巫的正義之士;也可以把男女主角看成Adam & Eve,重回Eden,已經不是聖經故事裡的Eden,也不是偷嘗禁果犯下的罪被趕出Eden,而是基於慾望引致小孩跌死所犯下的罪從而回到Eden期望救贖
4. 三個乞丐:鹿、狐狸、烏鴉,代表了Grief、pain、desprate,也正是每一章的主題。這電影充斥著大量的符號學
5. Nature,最後點出了主題--人性。不是大自然,是人性
6. 有人說尼采的反基督和這電影有莫大的關係,我沒看過這書但作了些了解。要是把這書的重點放回這電影,這確實是帶反gender norm的主題,書中有這麼的一句「有什麼東西是比邪惡更為狠毒?答案是主動地同情殘疾和弱者;而這種情操,正是基督宗教的特質。」假如套落電影中,這自然是指男人作為強者,同情作為弱者的女人,以理性角度救贖女性,而這種所謂基督教的特質,正是父權的特質。所謂的antichrist,並不是反宗教,而是反這種擁有悠長歷史的特質和觀點
7. 雖則明明狐狸開聲說話該屬驚嚇的一幕,但那一刻我只想起fantastic mr. fox,繼而笑了出來
8. 看來香港上映的版本是經過剪輯的,至少我沒看到大特寫鏡頭,所以這只評為一齣III電影
9. 我其實還在糾結反女性和反基督之間,雖則結合了其他觀點,看來是有點反gender norm,但有些對白場面卻又暗喻女性是罪的源頭,如女人在寫論文時認同女巫的罪和某張海報上電影的名字"Antichris♀"那個t。在片尾導演寫道這片子是獻給Tarkovsky,沒看過Tarkovsky的電影,這勾起我的好奇。
10. 我很佩服導演Lars von Trier,他的電影絕不是我的那杯茶,佩服在於他差不多所有戲都是讓人看得如此壓抑
在看的時候,確實有些場面笑了出來,如狐狸出現說了一句話的時候(其實這場面很驅魔人)、男女在糾纏的畫面,然而坐車回家途中,在手機打著10pts,其實這電影要說的很多,當你了解導演的遭遇,他一向拍攝的主題故事,了解尼采的反基督,就開始解讀了這電影,也許我decode的和導演encode的全然不同,但竟然我在brainstorm了這10pts後人更壓抑,而後來我才知道我一直期待著會恐懼的鏡頭竟然在這特別放映場次中被剪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